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首页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一、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潍坊市教育局和滨海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批准,由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出资创办的一所新型高中。以培养学习自觉、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个性自主、身心两健、文理兼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合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元选择、更适合发展和更高质量的教育。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占地面积260000㎡,建筑面积52000㎡。现有教学楼3栋,综合实验楼2栋,包括标准化教室75间、办公室27间、功能教室47间、功能辅助用房33间。学生公寓6栋,488个房间。另有400米塑胶操场、11人制足球场、铅球场地、跳远场地等。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硬件条件在全市处于一流地位。除了标准化教室外,专业功能教室配备齐全,包括:计算机专业综合实训室、医护专业实训室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会计专业模拟实训室、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专业财税一体化实训室等。

其他功能教室包括:STEAM课程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数码钢琴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超市、图书室、阅览室、洗衣房以及学术报告厅等一应俱全。标准化教室、专业功能教室等均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智能公话、恒温直饮水机遍布教学楼和学生公寓。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了50多个社团,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了德育处,实行军事化管理,推行全员育人”,实着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立、个性自主

实施分类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以夏季高考、春、艺体高考、国家高考为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现有教师56人,其中文化课教师33人,专业课教师23人。正高级教师(教授)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副教授)3人,硕士以上学位者13人。另有专家管理团队8人。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依托总校潍坊新纪元学校雄厚的文化课师资力量,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师资团队的非凡卓越。潍坊新纪元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1人,一线教师381人。省特级、正高级和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9人,获得市级区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14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者130人。从而实现了特级教师、省市名师、骨干教师相互融合,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专家学者相互补充的豪华师资阵容。

1.2学生情况

1.2.1学生相关数据列表

内容 学年度

2020-2021学年度

2021-2022学年度

招生规模

170

292

在校生规模

170

462

毕业生规模

0

0

1.2.2学生结构

学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和省示范校建设引领下,构建了计算机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商贸专业四个春考专业,构建了中高职衔接办学和对口升学培养的一体化专业建设格局。

1.3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落实“引进与培养并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推、育、培、聘”的路径,即“推名师,培骨干,提升‘双师’,聘用巧匠”的建设思路,着力建设梯度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实践化、高标准、国际化”的要求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倡导把培训当成最好的福利,把成长当成最大的关怀,把读书当成最美的享受。

学校先后出台师资队伍补充、培养和引进等政策文件,优先保证教师队伍发展,稳步增加专任教师数量。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和梯队建设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业绩突。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 462人,师生比为1:6,教师数量总体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逐年合理。目前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95%,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97%的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10%。

学校高度重视校内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本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国家和省市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制度等方式,加大了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力度

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优化了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专业涵盖了计算机、旅游、学前教育、商贸、医药等学校主要骨干专业。学校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等工作。工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优势,对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实训安排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建议,使专业教学和实训活动更贴近生产实际,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

学校现有师资队伍基本结构详见表(1-4)

1:2021/2022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统计

学年度

合计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及以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2021

19

0

0%

1

5.2%

8

42%

10

53%

2021-2022

56

2

3.5%

3

5.4%

36

64%

15

27%

2:2021/2022年专任教师年龄情况统计

学年度

合计

35岁及以下

36-45岁

46-55岁

56岁及以上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2021

19

12

63%

6

32%

1

5%

0

0%

2021-2022

56

20

35%

34

61%

2

3.5%

0

0%

3:2021/2022年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统计

学年度

合计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及以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20-2021

19

0

0%

2

10%

16

84%

1

5%

2021-2022

56

0

0%

13

23%

40

71%

3

5%

 

1.4设施设备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数据表

                               学年度   内容

2020-2021

2021-2022

增长率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882

1082

22%

生均纸质图书数(本)

117

173

47%

二、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提炼出了全员育人”立体德育管理模式,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四自”人才,即行为自立、个性自主、生活自理、学习自觉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通过每周第一天升国旗和国旗下演讲、跑操呼号,课前宣誓等活动教育同学们爱学习、讲文明、树新风,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卫生习惯教育、遵规守纪及学习习惯教育,渗透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编印了《学生职业发展手册》,开设了职业生涯指导课,目前已有100%的学生实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先后成立了20个校级社团,通过组织文艺汇演、体育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鼓励个性发展,先后举办了《自尊自爱女生讲座》、《一起抵抗抑郁》、《礼赞新中国》、禁毒知识讲座、法制教育报告、新生入学教育等60余场专题报告会,用典型人物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入脑入心,通过“内省式成长”,让学生变得德才兼备,变得文明、礼貌、忠诚、守信。下一步学校将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深入推进“全员育人”立体德育管理模式,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数据统计与分析,逐步形成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

2.1.2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生体质测评统计表

学年度

参加体测学生数

体测合格学生数

体测合格率

2020-2021

170

165

97%

2021-2022

462

456

99%

2.1.3文化课合格率统计表、专业技能合格率统计表

学部  内容

文化课合格率

专业技能合格率

2020-2021学年度(%)

2021-2022学年度(%)

增减(百分点)

2020-2021学年度(%)

2021-2022学年度(%)

增减(百分点)

计算机

96.77

96.8

0.03

98.12

98.4

0.28

学前教育

97.7

98

0.3

95

96

1

旅游管理

96.5

97

0.5

97.23

97.4

0.17

商贸

98.3

98.5

0.2

97.5

97.6

0.1

医学技术

98.14

98.26

0.12

97.7

97.8

0.1

学校总计

97.5

97.7

0.2

97.6

97.9

0.3

2.2在校体验相关满意度统计表

                     学年度     内容

2020-2021

2021-2022

增减率

理论学习满意度

97.4%

98.2%

0.8%

专业学习满意度

95.1%

96.3%

1.2%

实习实训满意度

94.8%

95.7%

0.9%

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满意度

95.3%

97.2%

1.8%

生活满意度

89%

96.3%

7.3%

校园安全满意度

97.2%

97.6%

0.40%

2.3学业发展

学习能力:进入中职教育阶段后,学习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的主业。有效的解决好如何进行学习问题,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匪浅,圆满完成学业,而且能为学生在以后的自我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创造有利条件。学校秉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的校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四自”人才,即行为自立、个性自主、生活自理、学习自觉。为此学校通过让学生熟悉环境、制定计划,更新目标、合理定位,调整心态、明确任务,掌握方法、适应学习等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会专业的思维方法,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图书馆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学习途径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校不断完善《学生量化管理办法》、《学生考试违纪处分条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等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健全学生学习管理机制,加强了对学生的约束和管理,提高了学生做事和学习的执行力。

三、教学改革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工作。遵循上级有关政策要求,从学校专业建设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在省示范校建设引领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了计算机、学前教育、旅游管理、商贸、医学技术,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学校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兼有中高职衔接办学和对口升学培养的一体化专业建设格局。

3.2教育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

学校组织学习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以此为指导,结合在潍坊东营等地区的企业调研,每个专业都制定了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专业课程标准。学校严格按照省厅规定,保证了开全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的选修课,各专业公共文化课全部选用省编教材,德育课全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严格按照省厅教学指导方案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建设实训教学设施和配备师资,且不低于相关标准。按照“必须、够用、先进”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文化课,专业课的教学比例,实践性教学学时占专业课的50%以上,突出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学校着手探索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径,以项目为支撑,重组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将项目课程设计理念植入现行的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职场导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课程内容细化层级,探索了按照项目、模块、任务、工作的次序,设计课程开发的材料结构及体例,学校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开发了项目式课程标准,开发了基于课程标准的项目式教学设计,编写了基于教学设计的项目教学资源,包括任务操作单和学生工作页等将职业教育的教、学、做三个方面统一起来,破解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持续推进。

  1. 建立了合理的课程结构。参照省教学指导方案,我校统一制定了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情况,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礼仪规范、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等课程中选学,另外还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等作为晨会读物。专业课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学校鼓励各专业增加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

2)优化了专业课程的教学项目。我校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根据职业岗位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地组合成教学项目,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方案的制定、实施项目活动、评价项目成果等,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在优化课程教学项目的基础上,我校各专业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构建了“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的任务引领课程体系”;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构建了“与岗位任务相融合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等。

3)注重课程的衔接。通过多次企业调研以及与高校的沟通,三二连读和3+4中职本科衔接专业研究制订了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的不同,注重了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了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理论课程内容更加宽广,突出逻辑思维的训练,并且重点加大基础技能课程比例。将中高职能够衔接的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处理,将模块、项目根据理论深度和难度层级设计并安排在中职与高职分别学习。

3.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落实“引进与培养并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推、育、培、聘”的路径,即“推名师,培骨干,提升‘双师’,聘用巧匠”的建设思路,着力建设梯度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实践化、高标准、国际化”的要求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倡导把培训当成最好的福利,把成长当成最大的关怀,把读书当成最美的享受。

学校先后出台师资队伍补充、培养和引进等政策文件,优先保证教师队伍发展,稳步增加专任教师数量。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职业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够很好地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逐年合理。学校高度重视校内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本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国家和省市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制度等方式,加大了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水平。

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优化了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等工作。工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优势,对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实训安排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建议,使专业教学和实训活动更贴近生产实际,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积极探索自省式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坚持以升学为导向,采用军事化管理、亲情化育人、个性化培养和项目化推进的育人方式,尊重差异,挖掘潜能,提升信心,力争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办学惊喜,信心百倍地把综合高中办成品牌学校,打造新纪元家族新名片。

1)打造校领导垂范、中层干部包靠、全体教师担任导师的过硬队伍。

严中有爱,尊重差异:爱心、信心、耐心——“三心”唤醒良知,点燃希望建设一支有爱心、耐心和信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行亲情化教育,爱生如子,依靠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管理水平指导班级建设,塑造优良班风、学风、校风。通过社团活动、技能训练和丰富多彩的项目展示,挖掘学生的潜能,放大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信心,“一生一”一对一指导学生重新规划人生,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家的温暖,感受被认可、被尊重的力量。

2)教师团队全部参与导师制:实现全员育人,全面管理,全员管理,重要时间节点专人管理。

3)发挥团队力量:待优生建立台账,并实行领导和任课教师“双包靠”制度,耐心谈话,细心浇灌,润物细无声。

5.落实“四自”习惯养成教育

1)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严格规范行为纪律

按照准军事化的要求实施日常管理,制定24小时无缝值班流程,协同管理,全员育人,通过严格的规范提升对学生的管理质量,强化严明的纪律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塑造军人一样过硬的纪律、意志力和行为习惯,培养“学习自觉、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管理自主”的“四自”学生,锻造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2)开学集中军训和常规二次军训,严明纪律教育,严格行为规范

3)打造德育和安全教育系列课程,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本学期共进行大型主题德育教育活动6次。

4)班级誓言和班歌每日执行,加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5)激情早读——凝神聚力壮士气

6)文明路队整齐有序——自律自觉树新风   

促就餐率  促团队意识  避免违纪发生

7)内务管理达到准军事化标准——叠被子大赛    促内务水平提高

8)班级卫生井井有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

6.推进品牌学科建设

1)品牌学科打造尝试:实施大阅读工程,打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自开学伊始,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即启动了“大阅读工程”,倡导师生共同读书,打造书香校园。 领导带着老师读,老师带着学生读,教师好好读书,学生天天向上,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此启迪心智,提升境界,丰富内涵,滋养气质。

2)品牌学科打造尝试:“单词运动”特别行动——践行“三心”教育,唤醒内在动力

为激发同学们英语学习兴趣,突破单词难关,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开展单词集中特训。单词运动团队的老师们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以自己的全部见解、热情和善良感染学生的心灵,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平板上安装的游戏软件式的单词学习app,以玩游戏的热情“玩”单词,寓学于乐,高度专注,快乐投入。同学内在驱动力被唤醒,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比学赶帮超,行为习惯、纪律意识、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均有了卓然的巨大转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7.推进差异化教育落地

差异化高考,提供多元选择,专家和教师团队进行差异化诊断使用培训,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的原则,学生差异化测试中强势智能的开发原则,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多元高考路径的讲座,突出职教高考的优势。

8.教材选用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和四门德育课,均选用省编教材或国规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与创业指导》我们选用的是省编教材。

专业课教材选用都经潍坊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以国规教材和教育部、行业推荐教材为主,所有教材都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用书指导目录中选用。

在使用国规教材和省编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个专业与合作企业至少开发3门校本教材,并根据教材情况分配在不同学期中使用。

9.生活教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更是同学们在每天学习生活中自律、自强的生动体现。生活老师也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作要有担当、有责任、有激情、有感恩。他们像水一样柔,润物无声,用行动去感动着身边的人。 劳动教育扎实推进,让孩子们知道每天吃得可口的饭菜是食堂师傅们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心怀敬畏、感恩之心。校园的美化是保洁师傅们顶着烈日辛勤劳作的成果,要做到爱护环境卫生。军训常态化,通过二次军训让孩子们做到“三餐两休”行为自律,遵规守纪,按照准军事化的要求制定一日管理流程,实施日常管理,打造军人一般的气质风貌,塑造严明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通过严格的规范提升对学生的管理质量,锻造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3.3规范管理

3.3.1教学管理

1.学校实行二级管理,教学管理中心考核评价到教学部,教学部考核到任课教师。从日常教学管理、常规材料、教学业务成绩、教学创新及承担的教学业务试点工作等方面对学部进行考核,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两种考核方式:按档划分和按成绩排名,每月一汇总,公示学部每月教学管理成绩,纳入学校对教学部质量管理成绩。

2.每学期组织一次期中、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两种方式,学期末结合学生平日成绩计算出学生一学期的总评成绩,并记入学生档案;成绩不合格的科目,下学期初参加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再参加毕业前的补考,再不合格者毕业时不能领取毕业证,再在毕业后三个月至一年内参加补考,合格后方能领取毕业证。

3.每名教师要按规定的课程表授课,因事需调课者,自己与其他老师调好课,并填写《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师调课单》,经教学部签字批准后,交教学管理中心备案;未办理调课审批手续,擅自变动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和地点者,一律视为教学事故,按照学校有关教学管理规定处理。

4.教师上课要填写《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课堂日志》,上课前先要填写学生出勤情况,下课前要记录学生上课情况。学校将抽查班级的课堂日志,将抽查情况作为班级、教学部工作考核的一个方面。

5.学校教学检查工作分期初、期中、期末、日常和专题教学检查五项,采取教学部自查,教学管理中心抽查的形式。期初主要每学期开学后第二周开始检查教师任课安排、备课、教学计划等;期中检查内容包括:教师半学期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师教研活动、学生期中考试、学生评教等;期末检查内容同期初,范围为一学期的工作检查;日常主要是教风学风检查;另外,会根据学校及上级部门安排的专题性工作任务进行检查。

6.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风学风督查领导小组,实行教学部轮流值日检查、教学管理中心人员陪查的制度,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上课出勤、学习氛围及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督查,对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与教学部沟通,确保正常上课,检查结果每天一公示,每月一汇总,各教学部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拿出整改措施,评选出三个教风学风先进教学部,颁发锦旗,表彰奖励。

7.对教师上课相关的备课、学生作业、教学计划、听评课等常规材料的数量、质量做统一要求,各教学部每月一小查,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将检查结果列入教师考核,教学管理中心抽查,将结果列入教学部考核。

8.对学校教师、副校长、教学管理中心及各教学部负责人每周的听课次数、听课要求、评课标准做了规定,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

9.从教师的师德、课堂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每学期进行两次,以教学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按照方案实施评教,由教学部核算出每位教师成绩,报教学管理中心,并将该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3.3.2 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1.队伍管理

学校教科研队伍实行校、教学部两级管理。其中校级科研中心人员4人。每个教学部设置1名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共10人。

2.机制建设

成立家庭教育与教科研中心,制定了《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科研中心工作职责》《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科研管理办法》《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工作流程》《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教科研中心奖励办法》4个制度。

3.3.3安全管理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校长更是每次开办公会必讲安全,并强调把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安全保卫部门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1.本学年度学校组织了4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和地震逃生演练。

通过演练增强了师生在遇到险情时逃生、自救能力,提高了广大师生应急疏散的安全意识,掌握消防技能和逃生常识,在楼宇内如突发火灾、地震等险情的情况下,师生能熟知消防逃生路线,有序、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1. 学校特邀潍坊滨海消防支队董浩警官来校,为全校学生做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使全校师生基本了解了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也切实加强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创建我校“平安和谐校园”夯实了基础。

本次培训内容有观看火灾案例和对消防的四个能力、防火,灭火,逃生、宣传教育进行生动的讲解。通过这次消防培训学习,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器材的使用及消防理论知识。一旦遇到突发火灾等险情,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做到防患于未然。

3.学校成立安全委员会,完善安全预案;指导各教学部也制定了自己部门的安全预案。应急预案是学校师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伤、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的保障。

3.4德育工作

3.4.1坚持德育为首,立足学生成人

1.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力量。

择优选聘优秀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团队,完善学校团组织,全面加强学生会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

2.完善制度标准体系,优化细化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编制《学生管理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导师制工作手册》三大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促规范、抓落实。

3.坚持评价引导,构建促进健康发展的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对年级、对班级、对学生的三级评价体系。建立对班级的每日检查公示制度和每周一次的学校常规工作检查公示制度,完善教育事故处理办法,坚持让数据和事实说话,以评价促管理。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4.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坚持正面引导,积极传播正能量。

学校定期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评比,突出“立德树人”的三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组织“校园之星”、“新纪元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传播正能量,强化学生积极行为。

5.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开发系列精品德育课程。

着力开发文明礼仪课程、内动力激发课程、人格力培养课程、仪式课程、三命课程(性命、生命和使命),开发艺术、体育等系列活动课程。

6.推行“行为管理四步法”,破解管理难题。

推行以“建标准、建机制、造氛围、抓落实”为内容的行为管理四步法。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宿舍、餐厅、教室卫生、课堂一日常规、课间活动要求、社团活动等一系列常规。完善系列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每日晨会、每日晚会、周会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着力抓好三操、仪容仪表、课间秩序、课堂规范、班级卫生、宿舍秩序等问题。

7.构建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人人承担管理责任。

健全班级自主管理体制,抓好班级小组建设,加强班级自主管理建设培训,及时总结相关经验交流,把人人担任管理职责当做领袖气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提高每个成员团队领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8.加强管理和培训,全面提升全员育人能力。

重视对全体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至少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邀请专家和名优班主任作报告,采取同事互助、自我反思和专家引领等三位一体的校本培训,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育人能力。

 3.4.2社团活动

学校先后成立了50个校级社团,将每周下午后两节确定为社团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表,各类社团活动做到定时、定人、定场地三固定,通过组织文艺汇演、各类文艺比赛、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等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和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的信心。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了学生进社区、进敬老院、绿色环保行、校企联谊等30余项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养成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德。

3.4.3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团组织学生会是从各学部学生中选拔的,接受校团委管理,积极配合学校团委工作,同时联系全校学生独立开展自己的工作的学生干部群体。团组织学生会设正、副书记、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目前总人数为40人。团组织学生会配合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科技、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种活动,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工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团委学生会内部管理,规范团委学生会成员行为,明确责任,高效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进而提高干部素质,为此拟定了《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团委学生会管理制度与章程》及《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团委学生会奖惩制度》,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4.4校园文化建设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理念。基本思路是:亲情化育人、军事化管理、内省式成长、个性化培养、项目式推动、多元化发展,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使校园呈现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使校园环境文化逐步呈现出学校独有的个性魅力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立足学校自身特点,整体优化校园环境,营造了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楼和班级文化建设,为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晨会、国旗下的讲话、经典诵读等活动,用文化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先后出台了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招生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学校深入贯彻党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一系列途径将其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营造校园氛围。学校按照“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的原则,运用多种形式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将体现“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校道路挂旗、内外宣传栏等各个区域,让师生们每天都能看到,时时都能学习,天天深受教育。

开辟班级宣传栏。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就是班级宣传栏,通过班级内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舆论氛围。同时在每个教室的墙上都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使师生们一进教室就能看到,就会时刻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激励性口号引领

校园文化的引领无处不在,大到宣传墙,小到楼梯台阶,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标语随处可见。校园整体氛围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在着眼大局的同时,注重各个区域的特色建设及文化宣传。校风校训、名言警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入各个区域,与优雅的校园环境相映成趣,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涵盖中华美德系列、名著导读系列、校园生活系列、学生作品系列等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

3.5党建工作

学校党委健全党支部健全了党组织运行机构和机制,凡涉及学校重要决策、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党组织全程参与。制定了学校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问题责任清单追究制度、优秀党员评选等党建工作制度。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积极推行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实施一岗双责,党委成员对联系支部的教育和党建工作全面指导。

  • 四、国际合作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一直秉持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开拓多途径的升学方式,目前除了夏季高考,综合高中还开设了春季高考、艺体高考、国际高考等多种方式,力求为在校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因人而异的升学渠道,助力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和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 本次讲座打开了综合高中差异化育人的新篇章。我校和8个国家14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4.1新加坡

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校方代表、中国山东悦华国际教育校长陈玲博士以自身经历为主线,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海外生活及学习的经历,开阔的视野和优雅的谈吐让现场学子对留学生涯产生了更为具象的向往

 

4.2韩国

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目前已经成立一个韩语班,王笑老师对韩国留学和韩国文化做了详细的解读,我校自2014年以来已往韩国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更有多名学生考入全球前100名的韩国名校,通过王笑老师的介绍,现场学生对于韩国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3日本

魏巍全面负责潍坊新纪元综合高中日语班的宣讲和教学,魏老师从同学们所熟知的日本动漫开始了一场日本之旅,对日本的文化以及饮食方面都进行了细致有趣的介绍,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然后进入到日本大学,对日本的校园以及升学方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社会贡献

5.1家长满意度

新纪元综合高中秉承“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教育理念,发掘孩子身上的不同特质,通过“亲情化育人、军事化管理、内省式成长、个性化培养、项目式推动、多元化发展”学生培养成长策略,为每个孩子的成人、成才助力。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6.1主要问题

1.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不够彻底,实训项目开出率需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

2.学校的教学改革推行还不够深入,学校的教学改革出发点是让老师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要结合教学规律,要结合生产工作实际,但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持反对态度,项目课程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应用中这些教师热情不高,工作推进迟缓,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推进,同时,这些教师对教育理论深入研究不够,不能用合理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指导教学,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收到了制约。

3.部分学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紧紧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开展。学部对专业内涵建设内容研究不够,没有经常将各项工作与专业建设标准对照,各项工作随意性大,规范性差,针对性差,过程建设材料不留存、不规范,多次上级检查评估专家都给我校提出这一问题。

6.2改进措施

教学工作要围绕一个面(专业内涵建设),盯紧将贯彻落实《教育部 山东

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 号)等文件,以规范教学常规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为保障,使学校教学工作明显。

1.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以品牌专业为引领,深化专业建设。聚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带动专业发展,提升内涵建设。

2.紧紧盯紧山东省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要求,用质量提升目标为工作着力点,用质量提升计划目标作为典型工作的奋斗目标,争取各项工作都能在省市取得优异成绩。

3.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树立培养精英教师团队理念,通过提升各类教师专业团队建设质量,让一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校内技能比赛等活动,将教师成长培训效果落实到实处,将教师掌握的项目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训教学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改变过去只重理念培训、只重应付比赛的现象,要让学生受益、让其他老师受益,保证我校教学工作和技能大赛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通过督导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进一步加大推进项目课程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的力度,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争取我校的教学改革能有实实在在的成果。

5.开展好课题研究。做好各类课题的立项和培育,对立项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做好督导检查,确保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反思学校的教学工作,以教研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1年11月24日 11:15
浏览量:0
收藏